国内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
2020年,对于湖南的通航企业、飞行爱好者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今年,湖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北斗低空产业综合应用示范试点也正在申报中,这两个国家级试点,为处于发展中的湖南通航发展打开了两扇新的大门,预示着湖南通航的高速发展期即将到来。
近年来,乘着我国通航领域 “放管服”深化改革的东风,湖南省抓住通航发展机遇,将通用航空作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机场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湖南省通用航空快速发展。今年,湖南省继续发挥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组建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促进湖南省通航产业加快发展的省级服务平台。这一省级服务平台全面承接低空开放和北斗应用落地的改革任务,创新提出“天地人和”的通航发展模式,通过加快搭建低空协同运行管理的“天网”、建设通航基础设施的“地网”、构建通航飞行服务的“人网”,大力促进全省通航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设立的长沙飞行服务站,将在全省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通航飞行服务保障,通航服务“一盘棋”的湖南模式,将助力湖南通航发展飞出“加速度”。
坚持“天地人和”
一个平台统筹全省通航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航空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湖南省,是全国的“一带一部”,是“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重要辐射区,联接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枢纽,其西部及毗邻的贵州、广西等地区多崇山峻岭,发展通用航空既有区位优势也有现实需求。2019年,湖南省GDP排名位居全国前十,经济基础雄厚,为湖南通航发展奠定了殷实基础。同时,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娱乐文化发达,发展通用航空有其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湖南省通航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共有注册通航公司19家、通航飞机63架,全年累计飞行达7847小时。申请在湖南省作业和飞行的通航公司超过50家,通航在应急救援抢险、飞行训练、航空旅游体验、医疗急救、农林生产防护等20多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与湖南省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旅游资源相比,湖南省远不满足于这一发展成绩。在很多湖南民航业界人士看来,湖南通航发展仍然大有潜力可挖。如何加快推进湖南通航“飞起来”“热起来”?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协同发展是有效途径。7月22日,湖南省搭建起促进全省通航产业加快发展的省级服务平台——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
组建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既是湖南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通用航空战略的重要举措, 也是有效落实民航局“两翼齐飞”要求的重要尝试。这家由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和长沙临空产业投资集团三家国企共同投资的通航企业,从成立之初,就融入了创新的血液。
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大胆提出了“天地人和”的湖南通航发展模式。“天地人和,就是积极搭建低空协同运行管理‘天网’,推动全域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实现全域低空的‘默认开放、通告关闭’;加快建设通航设施的‘地网’,重点推进全省‘1+13+N’通用机场骨架网建设;着力构建客户服务的‘人网’,初步搭建长沙A类飞行服务站,设立省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保障中心,最终实现用户‘享飞就飞’;通过融合天、地、人三网,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省通航产业融合发展。”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董事长何雄平解释说。
搭“天网”布“地网”
解决“上天难”与“落地难”
通航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低空空域的开放是重要的先决条件。2018年底,成都平原划定了“四点、三片、一通道”的首批试点空域为非管制空域,通航飞行用户不需要审批,符合准入条件的均可使用。这一改革,为四川通用航空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湖南省在充分学习借鉴“四川模式”的基础上,发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在全省范围内着力推动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并在今年9月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
全域低空空域改革,无疑将打开湖南通用航空井喷式发展的“阀门”。面对巨大的机遇,湖南有信心、有决心抢占通航发展先机,并确立了湖南省低空改革的目标——实现全域低空的“默认开放、通告关闭”。
解决低空监视和通信覆盖问题是低空开放的前提。然而,占地21.18万平方公里的湖南省,目前的低空监视通信覆盖只能靠省内已有的8个运输机场,覆盖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10%。北斗三号应用,将为湖南解决因“看不见、喊不到、联不上”造成“不敢放”“飞不起来”的通航发展问题,带来新的曙光。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借助北斗三号应用落地的机会,建设集合ADS-B和4G、5G的多模地面监视站,先期建设以长沙为中心半径150公里范围的试验区,明年6月份完成全省的低空覆盖。”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张恒说。
“我们期待,未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服务民生,科学规划空域,分类划设管制、监视、报告空域,拓展湖南通用航空的新的发展空间。”张恒说。为夯实湖南低空空域“动态使用、灵活转换”的基础,湖南正在编制“一张图”和“两本书”,即全省低空目视航图、低空空域使用手册和通用机场使用手册,为低空飞行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作为通用航空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通用机场建设是通航能否“飞起来”“落下去”的重要基础。2017年,湖南通用机场数量仍为零。2019年,株洲芦淞机场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军方和民航批复的双证通用机场。而今年湖南的通用机场则达到了11个。湖南通用机场数量从“落于人后”到“位列前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未来,湖南的通航市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格局”。何雄平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将投建湖南“1+13+N”的通用机场网络布局。“1+13+N”,是以长沙为中心、13个市州为骨干、其他地区为节点的通用机场骨架网。届时,将实现社会公共航空服务可在30分钟内覆盖全部重点应急防灾区域、县级以上城市、高速公路等。
根据湖南省规划,到2030年,湖南将达到119个通用机场,实现“县县通”。目前,3个通用机场场址已获得军委批复,另有11个机场已报军方审查。长沙机场通航基地二期,张家界机场、常德机场通航基地项目年内也将开工建设。
建“人网”促“融合”
低空经济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有了“天网”和“地网”,每一架通航飞机想要飞上天,还需要分别取得军民航管制部门的审批。
当前,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和通航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航飞行服务站的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设立飞行服务站,意味着通航用户可以不再向军民航管理部门分别提出飞行任务申请,只要通过飞行服务站提出即可。这将极大简化通航用户飞行任务和飞行计划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时间,提高低空空域使用率。
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提出的构建通航飞行服务的“人网”,就是以给通航用户提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便捷服务为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在中央空管办、南部战区、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和空管局、民航湖南监管局和空管分局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积极协调相关军民航空管单位,构建一“窗”——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的长沙飞行服务站。“由于我国空域结构复杂、管理主体多,同一省份空域可能涉及多个管理单位,飞行计划审批往往需要跨单位申报,流程烦琐、周期长,直接影响飞行组织与实施。”张恒说,长沙飞行服务站将统一受理全省范围内用户的飞行计划,相当于把湖南省通航服务“一盘棋”来考虑。
据了解,目前我国飞行服务站分为A类和B类两种,均可以在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提供相应的服务,均具备飞行计划服务、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告警和协助救援服务等功能,向服务范围内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定期向区域信息处理系统提供飞行计划及实施情况相关信息。其中,A类飞行服务站还可以提供监视和飞行中服务。A类飞行服务站通常功能完善,以服务更大的范围,而B类飞行服务站一般只为某个机场提供服务。
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要建设的是A类飞行服务站。目前,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即将完成。湖南省将以构建面向通航用户的服务网为中心,分步建设飞行服务站、通航云数据中心、智能化服务保障系统、通航企业运行平台和其他面向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力求实现不同航空用户之间的三方信息共享,为通航用户提供任务报审、飞行计划、航空气象、航空情报、飞行情报、告警及协助救援等“一站式”服务。
张恒告诉记者,将来,政府部门、作业用户、通航企业和一般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这个“窗”来提交飞行需求。长沙飞行服务站则通过通航云数据中心、智能化服务保障系统这张“网”来协调军、民航,实现通航用户的“享飞就飞”。
有了“天网”、“地网”和“人网”的基础,湖南省计划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先开通株洲—张家界、株洲—武冈、常德—长沙等5条短途运输航线,条件成熟后实现省内串飞、省外联通。“我们将大力发展低空旅游,利用好湖南省的优质旅游资源,让更多人‘飞起来’。大力开展飞行培训,设立飞行模拟体验点和航空科普馆,激发大众对飞行的兴趣。”何雄平说,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将通过三网“融合”,全力带动湖南通航制造业、飞行服务业、基础设施和衍生产业快速壮大,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加快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推动湖南低空空域改革,统筹协调全省通航服务。全省通航服务‘一盘棋’的这一湖南特色模式,不仅要助力湖南通航发展飞出‘加速度’,更要为全国通航真正‘飞起来’‘热起来’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有益经验。” 何雄平说。
下一篇:通用航空发展新模式探究